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。晴隆作为宁海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县,茶产业更是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。投入千万资金开展茶产业帮扶项目、引进先进茶叶生产设备、指导茶农有效进行田间管理……在扶贫的路上,宁海找准晴隆发展需要,在茶叶种植、田间管理、茶叶制作、销售等各个环节精准发力,进行全产业链帮扶,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“金山”,助力当地农户精准脱贫。
精细化田间管理,提高茶叶质量
每年五月至六月是晴隆县当地茶园一年一度的“休眠期”,也是进行茶园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调整期。一大早,在位于沙子镇三合社区的茶园基地里,茶农们已经忙开了,大家穿梭在茶园里锄草、施肥、剪枝。“修平一点,这个芽就会茂盛一点,以后就会好摘一些。”在当地“种茶能手”李花妹指导下,茶农们学习新的剪枝技术,为夏秋茶的丰产丰收打好基础。
与如今积极进行田间管理的热闹景象不同,以前,由于田间管理不到位,导致当地产的夏秋茶品相不好,售价也不高,再加上当地茶企的加工能力有限,进行采摘和田间管理的人并不多,茶叶产量也较低。基本上这里大片的茶园都长满杂草,处于“半荒废”状态。“我们以前主要是采摘春茶,价格高,也好卖,但春茶采摘完以后就基本上不去管理了,因为夏秋茶品质不高,价格也上不去,就是在七八毛一斤,所以茶农管理和采摘的积极性不高,大部分茶园在清明以后就处于抛荒状态。”晴隆县沙子镇三合社区党支部书记罗昌红告诉笔者。
为破解当地夏秋茶品相不好、产量不高的困境,提高茶农的收入,宁海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,加大茶园管理等实用性技术普及推广,包括茶园的修剪、施肥、采摘等,提升夏秋茶品质,提高茶农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“宁海派出的茶叶专家专门过来教我们怎么施肥,怎么打药,怎么修剪茶树,以前没有这个技术。”李花妹说。
在宁海茶叶专家的倾心传授下,晴隆当地的茶农很快掌握了茶园精细化管理技术,夏秋茶品质很快得到了提升,茶厂给出的收购价格逐年攀升,茶园给茶农带来的收益也逐年上升,茶农打理茶园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。“现在夏秋茶收购价格能达到1.3元/斤,比以前高了很多。我老母亲已经90多岁了,为了照顾她,我只能在镇里打点零工,收入微薄。现在茶叶好卖了,我就把精力投入到打理茶园上来,每年能赚个五六万元,比打零工好多了。”三合村村民易翔说。
改造生产线,提升茶叶精加工能力
帮助当地茶叶合作社、制茶企业改造茶叶生产线,提高茶叶的精加工生产能力,也是近年来宁海县全产业链帮扶晴隆茶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一。
位于沙子镇的兴盛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宁海县帮扶下,准备进行红茶清洁化生产线和夏秋茶标准化厂房改造。“扶贫干部们一次又一次地前来和我对接,准备趁这次休眠期,把我们合作社的红茶清洁化生产线建起来,同时翻新厂房,并帮助我们重新设计了茶叶的外包装,统一了品牌,让我们能更加顺利地把晴隆大山的茶叶销出去。”兴盛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惜惜开心地对笔者说。
“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提升能为合作社带来很多好处,一是增加了茶叶的产量,二是提高了茶叶制作的工艺品质,三是有助于合作社进行标准化生产。”宁海县农业农村局对口协作科科长陈丰告诉笔者。
有了技术指导,再加上宁海县帮扶的制茶车间的相继投用,当地茶叶的消化能力大大提高,茶农们种茶的积极性高涨,曾经荒废的茶园一派热闹景象。更重要的是,通过茶产业的帮扶,带动了当地茶农脱贫。
除了进行硬件设备投入和技术培训外,宁海县还坚持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相结合,投入1600万元帮扶资金,帮助兴鑫茶叶有限公司建设生产厂房,有效提升了该公司的生产能力,使得该公司形成了集苗种培育、茶叶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,也使得涉及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农户都能得到好处,实现增收致富。该项目还带动当地5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,通过股本分红、就业务工、出售茶青等途径实现脱贫摘帽、增收致富,这些贫困户还可以拿到每年每户1400元的分红。“这种模式,让我们贫困户长期受益,我很感激宁海县为我们找了这个好项目。”贫困户王仕财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。
“在宁海的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支持下,兴鑫茶叶有限公司成为黔西南州最大的茶加工制造企业,晴隆全县茶园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了极大提升,同时,我们还帮助当地打造统一的茶叶品牌,并帮助当地茶叶销往多家国内知名的茶叶市场,直接带动了当地4000多人脱贫。”宁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仇贤林说。
围绕晴隆之所需,竭尽宁海之所能。目前,晴隆全县有茶叶种植面积13.2万亩,投产茶园面积6.7万亩。从育苗、采摘、管理、销售等方面入手,宁海县全产业链的帮扶,助力着这里荒废的茶园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关键字 : 宁海产业链
原标题:宁海全产业链帮扶晴隆茶产业
来源:新浪新闻